手绘真题“卷王”系列之南京林业大学2021年风景园林初试真题解析【社区公园设计】

写在前面


南京林业大学是风景园林传统强校,我们专注南京林业大学设计专业考研辅导已有12年,拥有南林大本土深厚的人脉和国内设计行业的顶尖资源,培养出众多南京林业大学设计专业的高分考研状元及半数以上的研究生,对于南林考研的出卷改卷有着独特的心得。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份南林2021年考研真题的设计详解。

该方案由国资委直属央企设计总院景观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上林苑设计学院设计教育总监)执笔设计,在确保方案设计合理的前提下,兼顾考研出卷改卷老师的审美需求和同学们本科阶段学习能力的特点。(绝大多数在校同学在两到三年内对于设计的学习掌握是很难达到设计院主创的设计要求的,但是大家要清楚的是,考研选拔人才的最终标准是能扎实做项目。因此,真正达到设计院标准的设计方案,一定是各大风景园林高校老师认可的高分方案)。

上林苑设计学院立足国内高品质风景园林设计教育,依托自身在国内深厚的业内专业背景资源和12年的考研快题教学辅导实践积累,每一位老师都将用心为同学们提供最优质、最高效和最负责任的设计教育课程!


01真题任务书


设计关键词:运动公园,跑道设计,碳中和,生态

1.1 场地概况:

南方某城市有一块集中绿地,规划为城市开放空间,以运动健康为主题的社区公园,场地尺寸是140x260米,北侧是科技展馆,南东西都是居民区,外部环境,东西人行道宽3米,南面道路宽4米,北面科技馆,出入口设计可以打断人行道,具体条件详见下方1.4现状图。

1.2 设计内容:

[1]. 设计一个满足使用需求的开放式休闲绿地公园。

[2]. 场地内要求设计一个两米宽的环形跑道,长度自定。

[3]. 设置一个停车场(20辆小汽车)、一个篮球场。

1.3 图纸要求:

[1]. 场地总平面图:要求标注出入口、主要景点与设施及主要场地设计标高, 比例自定。

[2]. 鸟瞰图:图幅大小不小于A4

[3]. 场地分析图:交通组织分析、景观视线分析、竖向分析

[4]. 设计说明(不少于150字)及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

[5].局部景观扩初设计平面图,需包含硬质景观,软质景观以及一处景观小品,比例自定。

[6]. 彩铅上色

1.4 附现状图:

图片


02任务书解读


2.1 南林风景园林快题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近几年考研真题出题类型较偏,场地面积变化较大,2018年为山体公园加房车营地景观规划设计、2019年为山地烈士陵园、2020年为乡村景观设计,2021年则跨度到社区公园。多变的绿地类型和地形跨度较大的设计环境,对考生的应试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很显然,国内风景园林院校本科开设两学期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已经难以满足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考研真题的备考要求。因为国内课程两学期能接触到的绿地类型最多四种,而考研的考题绿地类型则已经超过很多人的想象范围,出题的场地类型更加广阔,周边及基地内的条件也更加复杂多变。


本方案占地面积3.64公顷,场地内地形平整,场地外围环境清晰明确。从南林历年真题的角度来看,属于较简单类型。而从考研应试的角度来看,越简单的场地,往往越难真正脱颖而出


因此,该年考研快题最终成绩具有明显的两极分化。即,设计能力顶尖的同学可以轻易取得高分,设计能力中档和低档的同学,考分都集中在中档,从而拉不开差距。当然,当年快题第一名和前端高分依旧出自上林苑设计学院的优秀学员们,因为只有真正会做真设计,才可以稳稳的在国内风景园林考试中获得高分。


2.2 场地概况分析

2.2.1“北侧是科技展馆,南东西都是居民区”

从地形图以及任务书文字部分能够看出,北侧科技馆处,有人行出入口,意味着人流量很大,可以考虑作为场地出入口开口的位置。居民区主要包括三类人群,“老人”、“儿童”、“年轻人”,而使用最多的人群为老人和儿童,因此面向居住区的边因结合居民使用的需求适当开设入口并布置功能区。


居民使用需求分析

图片

老人:休闲、健身、带孩子


图片

儿童:游玩、体验、学习


图片

年轻人:运动、休闲



图片


图片


2.2.2 “场地内要求设计一个两米宽的环形跑道,长度自定”

这道题的健身步道设计看似简单,实际上要想设计好是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从传统逻辑来分析健身步道的设计,无非是在场地内做一个功能分区,然后在分区内设计环形步道即可。但本案主创设计师(上林苑设计学院设计教学总监)为了提高整体设计品质,决定选择做一条让游人运动距离尽可能最大的健身步道。因为做短途跑到很容易,但只有做一条最长距离的健身步道才可以更好的体现社区公园全民健身的理念,同时也可以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因此,经分析得出,最大距离的健身步道即做一条与主园路相似,贯穿全园的环形道路。在充分考虑到健身步道与公园主园路不冲突的情况下,兼顾了两条道路若即若离、有开有合的设计理念,我们在图纸上勾勒出了两条环形道路,这两条路的开合关系完美的构建了一个景观化的公园健身跑道和主园路游步道。细看两条道路周围的景色,大家会发现,本案的两条环路力求做到了步移景异、移步易景、若即若离的景观效果。

结论:本方案的健身步道系统的设计,也是充分展现设计水平的一个设计亮点。


在设计公园跑道公园游线时,为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及满足《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中相应要求,我们在休憩节点和设施布置的时候需考虑人的5分钟步行圈(行人每走5分钟就需要休憩),人正常步行速度为3-5km/h。

图片


2.2.3 环形跑道的设置

公园中的环形跑道类似于近年大热的绿道

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目标,将人的活动浸入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城市生态、美学、社会价值。

这边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沙河源公园/ AECOM +澳博景观

图片


2.2.4“设置一个停车场(20辆小汽车)、一个篮球场。”

解题小窍门: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求,首先要先在场地内找出合适的放置位置(要符合运动场地设计规范),然后再在将运动场地填充进去。需要注意到的是,在我们前期备考的时候,对于这样的规范性模块(场地+植物+道路)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在考试中不慌乱,才能有做“填空题”的感觉。

根据《城市停车规划规范》GB/T 51149-2016中相应要求,停车位及停车场出入口开设需满足规范。


根据 第四条 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出入口距离人行过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停车场设置问题是司空见惯的考点。这样的考点在平时的练习中也需要多加注意。(给大家分享一些画法)

图片


图片


【拓展考点一】

对于停车场的设置问题,我们要记住一点:规范与尺寸!

首先,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对停车场的画法了熟于胸,上考场时就可以直接套用。

一般停车位的尺寸为3*6或者2.5*5.5,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将停车位的长度画成一颗行道树的直径。

回车场:回车场的设置是针对不能设置出入口的情况下而采取的措施,最直接的用法就是停车场距离城市道路太近不能设置出入口而就必须设置回车场。

停车场在快题中常用的规范:

①停车场在满足停车要求下,应种植乔木或者采用立体绿化的方式,遮阴面积不得小于停车场面积的30%。

②停车场停车位小于50个时,设置一个出入口即可,建议采用双车道的宽度。

③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隧道应大于50m;距离交叉路口应大于80m。

根据《城市停车规划规范》GB/T 51149-2016中相应要求

篮球场在快题中的尺寸规范:

国际篮联的主要正式比赛所规定的要求:长28米,宽15米,无障碍物(从界限的内沿丈量)。

图片


【拓展考点二:其他常见运动场地大小】

网球场:国际网联和国家体委颁布的《网球竞赛规则》中规定,一片标准网球场地的占地面积不小于36.6米(南北长)×18.3(东西宽)米,这一尺寸也是一片标准网球场地四周围挡网或室内建筑内墙面的净尺寸。在这个面积内,有效双打场地的标准尺寸是:23.77米(长)×10.98米(宽),在每条端线后应留有余地不小于6.40米,在每条边线外应流有余地不小于3.66米。

图片


羽毛球场:据国际羽联协会规定,标准羽毛球场尺寸是:长13.4米、宽6.1米,总面积81.74平米(主场区)羽毛球场地标准尺寸:长17.3米、宽10.1米,总面积174.73平米(主场区与副场区总和)


图片



【拓展考点三:滨水驳岸的处理手法】

A、自然驳岸应成为滨水区域的主要空间类型,自然生态是其最重要的景观特征。碎石间缝隙利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


图片

B、 平行曲线路径

曲率平缓,与河岸线关系很协调

图片

C、 重复路径

结合地形和生态功能设计更有意义

图片

D 、低于水面的广场

出人意料、直面水体,慎用

图片

E 、路径局部放大

作为较长滨水路径的打断可以是路径的放大,也可以是独立空间

图片

F 、伸出水面的平台

使陆地主动与水体对话的空间

图片

G 水边台阶广场

滨水高频空间,用了肯定不会错

图片


03总体设计


在方案设计中,本设计结合了多个国内外知名设计师的优秀设计案例,比如张唐山水间的入口无障碍跌水景观设计案例,采用了山水间的阿基米德取水器作为儿童活动空间的生态科普节点构件;苏州金鸡湖项目的大尺度滨水景观设计手法,在大型水面的处理上,力求尺度合适,景观视线宜人,景观层次丰富。该方案的设计亮点为:大尺度的健身步道贯穿全园与主路形成优美的双环形道路系统;大小水面的呼应与功能互补;大气流畅的景观轴线布局,从而汇成了精彩的景观视线焦点;东西向篮球场的特色遮阳棚设计,在满足功能区布局要求的同时,兼顾了篮球场遮阳防晒的功能需求;场地东西大小水面的婉转过度,设计手法简洁大气,一个转角巧妙的切换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水景画面

3.1 完整快题例图展示(纯手绘)

图片

(完整快题例图展示)

3.2 平面设计图

图片

(平面图)

3.3 景观结构分析

图片

[1]. 场地主要结构为:一环两轴多节点的景观结构;

[2]. 为后期方案设计定下设计布局框架。

[3]. 环线:一级道路和环形跑道。

[4]. 景观主轴线:入口核心景观水面雨水花园。


3.4 内部交通分析

图片

[1]. 主入口:满足城市主干道与场地内的入口人流集散需求

[2]. 一级主路:丰富景观结构,构成园景引导游览,解决场地各入口与功能区之间的连通

[3]. 环形跑道:贯穿全园,最大限度增加跑步距离,并与公园主路形成开合有度、若即若离的双环路道路系统,在确保运动健身安全的同时增强了健身步道的景观效果。

[4]. 二、三级道路:辅助一级道路,衔接各景观节点空间,增强游客步行体验,增加游玩时间,提升体验的景观性和趣味性。

图片


交通布置考点:场地不大,需要通过优化交通的层次,提升场地的景观深度,场地因此变得复杂的同时,也要求交通布置分配更加合理,畅通。环形健康步道以及居民区所带来的老年人与儿童的通行要求是场地交通设置时需要考虑的一大难点。


04细部设计


4.1 主入口设计

[1].设计思路:(思维导图)

图片


[2].节点放大平面图

图片

水池+叠水(设计意向图)

图片


运动主题景墙(设计意向图)

图片


景观座椅(设计意向图)

图片


无障碍坡道(设计意向图)

图片


台阶(设计意向图)

图片


[3].入口节点纵剖面图

图片


4.2 滨水休闲空间+雨水花园节点

[1].设计思路:(思维导图)


图片


[2].节点放大平面图

图片


花池(设计意向图)

图片


树阵广场(设计意向图)

图片


阿基米德取水器 (设计意向图)

图片


生物滞留池 (设计意向图)

图片


汀步(设计意向图)

图片


[3].阿基米德取水器节点剖面图


图片


4.3 生态休闲台地景观空间

[1].节点放大平面图

图片

台地景观  (设计意向图)

图片


图片


亲水平台  (设计意向图)

图片


图片



04设计总结


本方案可以分为三部分来解读,分别是:东部科技文化区,中部城市山林区,和西部体育健身区。整体构成了人与科技在自然中的和谐交融。

东部主入口轴线与场地北侧道路对面科技展馆对应,可在视觉上借助展馆的附属绿地及展馆建筑,构成由南向北逐渐增高的视线空间,寓意着科学技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人民群众勇攀科学技术高峰的理念。

由于轴线与科技馆连续,在集散空间方面构建带状的集散空间,从三个方向面向草坪与植物组团,营造科技背景下的“荒野”感。

场地东北角设计为台地状果林,东北高,西南低,平整干净的草坪上点缀若干桃树,具有强烈轴线感的下沉台阶指向水面正中央的各路轴线焦点。景观层次合理有序,景观内容主次清晰。配若干林下阅读空间及木质座椅,供年轻人休闲读书使用。

中部城市山林区是场地中植被最密集的部分,同时也是分割场地东西两区域的生态分隔带。为营造自然氛围,我们在中部设计了密林带和大水面西侧的自然式草坡入水驳岸。通过河道的转折,巧妙的切换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水景画面,在河道转角两个方向的小桥及汀步也为景观空间的转换提供了优雅的配景。

西部为体育健身区,西部地区整体为半私密区,核心节点为以生态科普教育为主的互动活动水域景观区。篮球运动场设置在场地的西南侧,靠近西侧入口,方便高效的聚集与疏散。由于场地的大部分空间已做充分的功能布局,因此篮球场仅东西向布置才能按尺寸放下,这与规范中室外篮球场须南北向布置相违背,本案设计师结合规范规定的具体原因,发现,篮球场之所以规定南北向布置,是因为太阳是东升西落,若东西向布置则会影响投篮的视线。基于此,本案设计师在篮球场的东西篮筐上加装遮阳棚,挡住太阳直射的视线,从而顺利解决了篮球场东西向布置的问题。

图片


整体布局方面,本方案通过双环路系统贯穿全园,大小水系作为主要园景,各功能分区特色鲜明,布局有序。充分考虑到了周边居民和周边其他人群的使用及游憩需求。场地东西各有一个纵轴和一个设计轴线焦点,其他方向若干条景观设计轴线均汇集于两个视线焦点,整体设计层次清晰,主次突出,设计手法简洁大气,亮点明确。


05给学习快题的同学们一些建议


从目前本科生的学习阶段来看,方案设计一般都是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正式学习,一般会学习两学期。同学们接触到的绿地类型一般以校园绿地、公园绿地、滨水绿地或街旁绿地为主。而南林近几年的绿地类型往往会超过很多本科学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训练范围,因此,大家在学好学校里教授的基本绿地设计的同时,平时需要多关注各类景观场地的设计,多看各种类别的高品质景观设计案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逛各地的著名景点和公园。在快题具体学习的过程中,按照合适的比例尺寸多临摹方案节点,多参与上林苑平时春秋季的网络抄绘及设计评图活动。自己积极主动的融入设计氛围浓厚的圈层,与比自己厉害的人多接触交流,在耳濡目染中培养自己的设计感觉,提高自己的设计素养。本方案完全符合考研快题的设计深度和品质要求,同学们可以认真研读,细品方案,相信会对大家的设计学习给予很大的帮助。